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乘組三人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在天宮空間站核心艙開啟在軌駐留6個月的生活。如今“三人組”已經在空間站中工作生活了5個多月,已經進入了“回家”的倒計時。從本周開始,他們就進入返回準備階段。在這半年的太空生活中,“三人組”一起經歷了哪些“大事”,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太空三人組 來源:新華網
穿新一代艙外航天服出艙
2021年11月7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身著我國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后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翟志剛時隔13年后再次執行出艙活動任務;王亞平成為中國首位執行出艙任務的女航天員。兩名出艙航天員完成在機械臂上安裝腳限位器和艙外工作臺等工作,期間,在艙內的航天員葉光富配合支持兩名出艙航天員開展艙外操作。11月8日1時16分,翟志剛、王亞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艙。
次月26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進行第二次出艙活動。經過約6小時,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全部既定任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王亞平給孩子們上課 來源:央視新聞截屏
來自外太空的“天宮課堂”
“天宮課堂”是為發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推出的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疤鞂m課堂”結合載人飛行任務,貫穿中國空間站建造和在軌運營系列化推出,授課將由中國航天員擔任“太空教師”,以青少年為主要對象,采取天地協同互動方式開展。
2021年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講開課。該次太空授課活動將采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與地面主課堂連線,呈現好玩又新鮮的科普互動。宇航員們一共進行了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泡騰片實驗四個實驗,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宮課堂”上了第二課,宇航員們演示了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四個實驗。此次太空授課將中國科技館設為地面主課堂,同時在新疆、西藏設置地面分課堂。 北師大第二附屬中學物理組教師張健作為主持人在地面引導課上給同學們講解實驗原理,師大二附中初高中四十余名師生在中國科技館參與了“天宮課堂”的現場直播。
“元旦京港澳天宮對話”活動澳門分會場 來源:新華社
與500學子完成“天地對話”
“今天我們在中國自己的太空家園,迎來了新年第一縷陽光,這也是我們中國人首次在太空跨年……”在2022年1月1日舉行的“元旦京港澳天宮對話”活動中,王亞平分享了在空間站迎接新年的感受。航天員乘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天地對話”,與來自北京、香港和澳門的超過500名青年學子展開互動交流,共話“太空夢”,一起向未來。
在談到載人航天精神時,翟志剛介紹,在航天員大隊的門楣上有八個大字:祖國利益,高于一切?;顒又?,三名航天員的生動講述展現了航天工作者不畏艱難險阻、頑強攻關的科研精神?;顒蝇F場,京港澳三地大學生代表認真聆聽、踴躍提問,各地青少年崇尚科學、勇于創新的熱情得到進一步激發。
手動操作完成交會對接試驗
2022年1月8日7時55分,經過約2小時,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在地面科技人員的密切協同下,在空間站核心艙內采取手控遙操作方式,圓滿完成了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交會對接試驗。
手控遙操作交會對接作為空間站與來訪飛行器交會對接的重要模式,是無人來訪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的備份手段。此次試驗,是首次由航天員在軌利用手控遙操作設備,控制貨運飛船與空間站進行交會對接,初步驗證了空間站與來訪飛行器手控遙操作系統的功能、性能以及天地間協同工作程序的合理性。
"p>"p>春晚送上美好祝福
2022年1月27日,臨近春節,中國空間站航天員們在400公里的高空與地球上的喀喇昆侖邊防戰士們互動通話。1月31日,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作為“零點鐘聲”的嘉賓參加央視春晚,"出差三人組”太空拜年,成為中國人獨有的浪漫。2月1日零點,在壬寅虎年到來的時刻,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手持“?!弊趾蛯β?,發來新春祝福,祝大家“虎年新春快樂”。三位航天員各自露絕活,在太空中秀書法,還齊唱航天員太空版《難忘今宵》,把來自太空的祝福送給祖國。
實際上,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的任務相當繁重,他們將先后開展貨運飛船物資轉移、空間站組合體管理、新上行艙外服啟封和測試、在軌醫學檢查、失重防護鍛煉、空間試(實)驗等日常工作,還要進行在軌緊急撤離、機械臂操作、醫療救護演練等在軌訓練項目??傊?,神舟十三號的任務就是在神舟十二號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產出高水平科學成果。
上游新聞據北京日報客戶端、新華網、文匯報等綜合
編輯 楊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