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烏克蘭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談判看來取得了進展。目前信息有些凌亂,俄烏的說法不完全一致,但大體能對上號的至少包括以下關鍵內容:
第一,烏克蘭同意永久中立,并且要求得到其他國家提供的安全保障,取代它希望通過加入北約而獲得的安全保障。那些保障國似乎包括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德國、土耳其、加拿大、波蘭、以色列等。另外俄方明確表示,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
第二,烏克蘭不再堅持“領土問題不容談判”,雙方談了克里米亞問題,但是頓巴斯的地位問題將由兩位總統直接商談。俄烏外長將舉行會晤,進一步明細和平協議,然后普京和澤連斯基將會晤。
第三,俄方表示將大幅減少在基輔和切爾尼戈夫方向的軍事行動。俄國防部隨后宣布俄軍第一階段任務完成,將集中精力“解放頓巴斯”。
另外俄方還說烏克蘭方面將拒絕加入任何軍事政治聯盟,不允許外國在烏克蘭設立軍事基地或對烏派兵,只有擔保國同意,烏克蘭領土上才可以舉行軍事演習。俄代表團說,他們已經收到了烏克蘭的書面建議,確認烏方希望獲得中立和無核地位。
然而烏克蘭方面對談判成果的發聲比較少,目前的大部分信息來自俄方。華盛頓郵報的一則報道甚至說,烏方稱談判并沒有取得突破。不過CNN的報道援引烏克蘭總統顧問的話說,俄烏代表團星期二取得了“足夠的進展”,現在兩國總統“有可能”會面。
老胡認為,接下來華盛頓和歐盟的態度很重要,烏方很可能會把他們與俄方談判的要點通報華盛頓,也通報歐盟主要成員,其中華盛頓的態度最關鍵。如果華盛頓不希望戰爭以這樣的方式結束,認為普京沒有受到根本懲罰,那么俄烏的和平協議將難產。
無論如何這是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世界看到的第一縷和平曙光。從俄羅斯方面說,它一直將這場戰爭稱為針對頓巴斯的“特別軍事行動”,實際的主要戰場也一直在烏克蘭東部和南部,俄軍威脅了基輔,但沒有真正攻擊這座烏克蘭首都。如果說俄軍目標真的就是要“解放頓巴斯”,威脅攻擊基輔只是為了向澤連斯基施壓,那么其戰略邏輯就大體通順了。當然外界也可以認為,俄軍本來是想攻陷基輔,但力不從心,只好退而求其次。
烏克蘭實現了對民眾的動員,在多條戰線上阻止了俄軍的進展(當然有人也可以認為俄軍在基輔等多個方向沒有真的用力打),但是有一點是清楚的,烏克蘭動員起了抵抗運動,實現了一些局部反擊,但烏軍不太可能形成戰略反攻,不具有靠自己力量將俄軍趕出烏克蘭的能力,他們對此是清楚的,因此對俄戰略妥協是一種現實的選擇。
美國持什么態度,很可能將決定俄烏和平協議的命運。這也告訴人們,這場戰爭的確遠不只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它同時是俄羅斯與美國和北約的較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