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文博——日照最新考古成果線上“搶鮮看”(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鄭雯心 日照報道
近日,日照市博物館特別推出兩城鎮、蘇家村遺址最新發掘資料系列專題報道,介紹最新研究成果,展示未曾與公眾謀面的“日照寶貝”。
2018年兩城鎮遺址考古發掘發現了豐富的龍山文化時期遺存,其中共清理房址31座,本期主要介紹考古發掘中的典型房址。
房址是田野考古的一種遺跡現象,發掘報告中通常用F表示。房址包括墻體、室內外活動面、門道、灶址、墊土等部分。房址遺跡對應的是房屋建筑,是先民生產生活的主要場所,是維持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其不僅反映當時的手工業水平、資源利用能力,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組織結構。
F109為圓形地面式土坯墻建筑,尚存墻體、室內外活動面、墊土、灶址、墻外護坡和基礎墊土等,建筑面積約14.52平方米。墻體為土坯分層錯縫壘砌。南墻和西墻外可見一圈斜坡狀墊土,僅墻體處較厚,可能為護坡。房址基部鋪一層灰黑色墊土。灶位于室內西北部近墻壁處,灶面較活動面略高,由于長期燒烤呈暗紅色或黑褐色。
F109
F109灶址
F109墻體
F102,平面近長方形,建筑面積約為14.8平方米,為平地起建的夯土墻建筑,現存墻體、室內外活動面、墊土、灶址、墻外護坡和基礎墊土等部分。
F102墻體及墻皮
F102南部室外墊土
F102北部室外活動面
此次兩城鎮遺址發掘資料,使考古人員對該遺址聚落形態布局有了進一步認識,發現的31座龍山文化房址大部分保存較好,結構較完整,房屋全部為地面式建筑,平面形狀有方形和圓形兩種。門道多朝南或朝東,灶多位于室內西北部,每座房屋對應一定范圍的室外活動場所的形式,或可看做以后“庭院”的雛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